close
標  題:一位到達蘭薩拉學習佛法13年的師兄與師父之對話.1
發 表 人:abuy(abuy0000)
發表時間:2008/05/26 07:33:41







一位到達蘭薩拉學習佛法13年的師兄與師父之對話

(師父上完課後的一段對話)

師父:你去印度多久?
弟子:通常都待一年,我是拿學生簽證。
師父:那有人支持你嗎?
弟子:沒有
師父:那你怎麼過生活?
弟子:就是把這裡賺的錢,拿到那裡花。
師父:那你有翻譯一些文章嗎?
弟子:是文字的嗎?文字的沒有,一般都是口譯。
師父:那你認識黃英傑嗎?
弟子:我跟他很熟。
師父:真的啊,他升官了ㄋㄟ,你也找個地方升官吧!
弟子:他有這個福報,我沒有這個福報。
師父:種就有了,福報是靠種的,又不是天上掉下來的,不是嗎?你覺的呢?
弟子:仁波切說的是。
師父:是啊,福報去種就有了,今年種明年就有了,越快越好,越快種,收成越快。
弟子:那要努力種,種很大才會有。
師父:不用,要有技巧。這個叫方便法門。入菩薩行論裡面都講,出點小力得到好處,對不對?不是都專門教這招嗎?這招你都沒有學到啊?沒有學會這招不行啊!
出點小力可以得到大利,這就是大乘方便法門,懂嗎?
弟子:只知道所謂菩提心。
師父:我也不曉得ㄋㄟ;什麼是菩提心ㄋㄚ?
弟子:為一切有情眾生作一切的事情。
師父:你有沒有這樣做?
弟子:想是這樣想,但是做的時候常常會變。
師父:做的時候,你的想法變了還是怎樣?
弟子:一開始的時候意樂是這樣,可是做一做,產生困難就會改變。
師父:怎麼說,遇到什麼困難,怎麼改變,舉個例子,譬如?
弟子:舉個例子喔……
師父:這個好舉例子,你曾遇到嘛?
弟子:就像我們每天都在唸「為利有情願成佛」,講是這樣講,可是做的時候沒有辦法做得很好,那麼心就會退轉。
師父:就變成不是利別人就對了?
弟子:對、對、對。
師父:只是一個想法改變而已嗎?
弟子:對,所以要不斷的串習。
師父:就這樣啦!你遇到的老師都是那裏人?
弟子:有遇到很多老師,也有寧瑪的老師。
師父:寧瑪哪位老師?
弟子:寧瑪是貝瑪旺給仁波切。
師父:貝瑪旺給仁波切不是在法國那一位嗎?
弟子:對、對、對,他也教了我很多。
師父:然候呢?他在那裏教的?
弟子:他在印度的時候。
師父:在印度的什麼地方?
弟子:在敏珠林寺。
師父:遇到那麼多老師,那總有一位最欣賞的老師,是誰?
弟子:每一個老師我都很欣賞。
師父:真的啊!
弟子:是。因為法是最無上珍貴的。
師父:真的啊!
弟子:對。
師父:你真的沒有錯,住在達蘭薩拉,嘴巴很甜。
弟子:是因為遇到仁波切才嘴巴甜。
師父:不切實際。
弟子:仁波切說的是。
師父:老實說,不可能所有的老師都欣賞,對不對。
要成佛的話,一定要遇到一位康巴漢子的老師,他會破除你很多執著。
遇到西藏拉薩那裡的老師,都太客氣了,客氣來客氣去的,不容易破執著。
差很多喔!對不對!
當年巴楚老師教的最好,他講話講的最絕。
其實每個老師都欣賞也是好事,這樣很好。
還有呢?學那麼多入菩薩行論,有什麼心得,說來聽聽看?
弟子:心得就是一直學都不夠,一直要努力學習,然候才能去修。
師父:真的啊?越學越笨就對了ㄚ?
弟子:有沒有笨不一定。
師父:然候呢?還是有聰明就對了啊?是不是?
弟子:這也不一定。
師父:什麼都不一定,到底學到什麼?學到都不一定啊?
弟子:因為死亡也是不一定。
師父:這樣子ㄋㄚ,學到一個不一定ㄋㄚ?那有什麼用?
弟子:只知道依著上師所教的一定會成佛。
師父:真的啊?
弟子:這是一定的。
師父:這不用你說啦,書上都有寫ㄚ。
每一本密宗書籍裡的開示都有寫這一段。
你個人有什麼心得?


師秋瘋說
徒建明恭錄


標  題:一位到達蘭薩拉學習佛法13年的師兄與師父之對話.2
發 表 人:abuy(abuy0000)
發表時間:2008/05/26 07:35:36







弟子:因為個人都沒有好好修,所以沒有什麼心得。
師父:那沒有心得也有個領悟嘛?
弟子:沒有好好修,所以沒有什麼領悟。
師父:真的啊?為什麼不好好修呢?
弟子:因為就是沒有好好修。
師父:為什麼呢?
弟子:還沒有真正有領悟啊!
師父:那等領悟再修就對了?
弟子:好好的唸佛,好好的修。
師父:怎麼唸啊?
弟子:就是一切都交給佛了。
師父:怎麼交啊?
弟子:把自己的全部都交給佛。身、語、意都交給佛了。
師父:把責任推給佛就對了?
弟子:沒辦法,因為我們是煩惱眾生。
師父:然候呢?交給佛以後,那佛怎麼說?
弟子:佛都還沒有說。
師父:佛都還沒有講話就對了?
弟子:對。
師父:那你運氣真的不好。
弟子:佛一定知道的。
師父:我全部交給佛的時候,佛第一口就跟我拒絕,第一口佛就說不,要我自己拿回去處理。你的運氣不好,佛一直都不講話。
弟子:是啊!佛都知道。
師父:佛都知道,不肯講就對了。這個佛,蠻賊的啊!心機很重喔!
都知道又不講。
弟子:這都是佛才知道啊。
師父:這樣子啊?你遇到的佛真不好,怪不得去印度。我們在臺灣都遇到很好的佛ㄋㄟ。
開玩笑啦,好好去學一學。
弟子:謝謝仁波切。
師父:我沒有去印度就遇到佛了。
也許佛都不在印度了喔!我跟你們講,二千五百前在印度啦!現在不一定在了,我告訴你們,現在佛都到處串門子。二千五百前佛曾經在印度出現過,現在再也沒有過,現在都在中國了。
一切都交給佛,然後呢?我們也可以學學看。
你也吃過蠻多西藏人的口水ㄏㄚ。
西藏人好像蠻喜歡講:一切都交給佛。
弟子:因為我跟西藏人學的。
師父:對啊。一點都沒有錯。這個西藏人的口頭禪都是這樣子。
你對所有老師的評價怎麼樣?
弟子:每一個老師都是最好的。
師父:怎麼說?
弟子:因為法法第一,無有高下一樣。
師父:什麼?
弟子:法是最珍貴的,所以老師是最好的,因為老師是開示法的人。
師父:是嗎?為什麼珍貴?
弟子:因為法可以讓我們得到究竟的安樂。
師父:是嗎?
弟子:對。
師父:你為什麼相信這一點。
你沒有任何的體會,你為什麼會相信這一點?怎麼相信這句話?
弟子:因為我對這個師父有信心。
師父:怎麼說?怎麼會對老師有信心?
你的老師好,怎麼說? 為什麼好?
弟子:因為老師開示法。
師父:怎麼開示的。
弟子:動作也告訴我們法。
師父:你懂就對了?
弟子:沒有懂。
師父:平常對老師的信心,只是因為他身上很有價值就對了?
弟子:因為法是最有價值的。
師父:所以他身上有很多價值就對了?
弟子:無價的。
師父:無價?無價就不值錢了ㄏㄚ。
弟子:沒關係,他不需要值錢。
師父:這句無價就不值錢。所以你也蠻現實的ㄏㄚ。
老師沒有法,你不會欣賞他就對了?
弟子:這是對的。

師秋瘋說
徒建明恭錄

標  題:一位到達蘭薩拉學習佛法13年的師兄與師父之對話.3
發 表 人:abuy(abuy0000)
發表時間:2008/05/26 08:43:01






師父:因為老師很厲害,他有法,所以我喜歡,

這些都是人人皆知道的啦。
這樣跟老師一點都沒有情份,一點情份都沒有,這不太合理。
沒有了情份,那就像我也很欣賞郭台銘啊!
為什麼呢?他有錢啊!是不是?
不要說從佛教的角度,我從生意人的角度,我也很欣賞他,
我也很喜歡他,他有錢ㄋㄚ。
我也跟他表達說他很厲害,我能不能跟他拿到一點錢ㄋㄚ,
能不能跟他借一點錢ㄋㄚ,是吧!
但我對郭台銘沒有情份ㄋㄚ。
所以,如果對老師沒有什麼情份啊,那師徒的相處不夠格。
你懂我的意思嗎?
對老師好,表示對你有情份ㄋㄚ。
老師知道無上法,不傳你的時候,你怎麼處理?
沒有情份的話,你一定要找別的嘛!你還會繼續跟著他嗎?ㄏㄚ?
有情份的話,知道老師身上有寶,不傳給你的時候,你會死賴著,繼續跟著他。
你跟老師有沒有情份?有沒有感情?
弟子:當然有啊。
師父:怎樣的情份,說來聽聽?
弟子:因為老師傳法給我們,對他才會感恩啊。因為每一個法都是最無上的,我不會分他傳什麼大法或小法,我對法沒有邪見。
師父:嗯!那有怎麼樣的情份?
弟子:因為老師把法傳法給我,比佛還重一些。
師父:真的啊?
弟子:因為一開始他是代表法,所以他就傳法給我。
師父:這樣子啊,那很好啊。
還是需要跟老師有感情,找一個最欣賞的老師依止他,是比較重要。
不要到處都ㄘㄛ基ㄟㄘㄛ基ㄟ(台語),每個老師講的都不一樣,
除非你達到一個功夫的時候,能融會貫通的時候,那是老師越多越好,
沒有融會貫通之前,找太多老師的話,由於每個人講的都不一樣,就會產生一大堆的矛盾;

現在我隨便跟一個人,跟一位完全不認識的老先生對話,
我也可以學到很多啊!這就是融會貫通啊,
沒有融會貫通前,不能找太多老師。
我不是說來我這裏後,不能找其他老師,真的自己會亂掉,
達到一個程度的時候,我也會建議你到處去。
你什麼時候去印度?
弟子:九月。
師父:什麼時候回來?
弟子:不知道。
師父:某位師兄最近學了很多東西ㄋㄟ,
為什麼呢?他需要包裝ㄋㄟ,對不對!
要多學,我建議他要多學,要接傳承ㄋㄚ,總是老了就用得到,
對不對。學的到學不到傳承,大家心理有數。曾經有參加過法會,
老了就會比較值錢啦!人家問你有沒有聽過?
喔!有有有。那個【喔!有有有】,以後就比較值錢,這是我的見解。

另外,可以說別人的肯定跟我的肯定是不一樣的,
應該是我的認知跟別人的認知不一樣。
很多人的認知裏面,你當天有參加過的話,你就有代表什麼,
我覺得不一定代表什麼,對不對!一通百通嘛,
沒什麼傳不傳承的,但他們需要。

師父:你有什麼疑問都可以問啊?
弟子:仁波切都告訴我了。
師父:是嗎?
弟子:對。
師父:那你懂了嗎?
弟子:就是好好修而已。
師父:真的啊!
師父:十點半了ㄋㄟ,那我們的課就結束了吧。
全體弟子:謝謝仁波切。
師父:你跟tiger怎麼認識的?
弟子:我是去翻譯的時候
師父:tiger在那邊是不是?
弟子:對、對、對。
師父:tiger很喜歡串門子。
弟子:大家都很喜歡串門子。
師父:我跟師父學習從來不串門子,我們是常常踢館,串門子不好,沒有自信才會串門子,有自信才會踢館。好。
全體弟子:謝謝仁波切。

師秋瘋說
徒建明恭錄
2008/5/26

標  題:97/04/20秋竹仁波切高雄開示筆記
發 表 人:abuy(abuy0000)
發表時間:2008/05/26 13:32:24







970420高雄開示筆記

徒問:世俗有分正世俗與倒世俗。
師說:什麼是正世俗?什麼是倒世俗?是誰規定的?
徒答:倒世俗:如得黃疸病的人把白海螺看成黃海螺。
  正世俗:如眾人約定俗成.太陽東昇西落。
師說:月稱菩薩講世俗諦時,並沒有解釋得很清楚,而寧瑪舊譯派的世俗是順著唯識走。


師說:應成派不自立量,沒有自己的立場,是怕被攻擊,其實還是有立場,不然,入中論是誰寫的?而中觀也不是究竟的了義。
徒說:中國有些宗派判教說中觀為不了義,因為只講但空,即只談空性,沒談到智慧。
師說:難道如來藏不是空性嗎?
徒說:如來藏是空性。說空性是不了義?是因二轉法輪較少提及智慧,所以是不了義。


師說:大圓滿基中果圓,眾生本來是佛,
有些教派認為佛性是個潛能,這是造一個月亮掛在天上,
寧瑪講月亮本來就在天空。


師說:疑多信少是學者的本質,活到老學到老是因為懷疑多。
   一塵中有塵數剎,一一剎有難思佛,這是學者沒辦法接受的。
  其實世間千奇百怪,有一尊佛度一個眾生,也有十尊佛度一個眾生,
而西藏一千位格西、中國五千年歷史所沒有發現的,也並不代表沒有。


師說:有四種念佛:實相念佛、觀想念佛、觀像念佛、持名念佛。
帶業往生也是正確的,不然的話那,阿彌陀佛的願力怎麼說?那些爭吵的人都算是帶業往生的。
消業也不用往生,釋迦牟尼佛入涅槃也沒有去什麼地方,但他的精神會留給我們,繼續度化眾生,故中國有句話說:生者決定生,去者實不去。


徒問:龍欽心要斑點儀軌有沒有一套觀想?
師說:有!你們先持龍欽巴祖師的心咒,不斷的持咒後,慢慢地內心就會跟龍欽巴祖師有了感觸,有了感觸後,接著才會有感動,有了感動才會有感應,最後才會有相應。


師說:普賢行願品講的是大圓滿, 『一塵中有塵數剎,一一剎有難思佛。』


師說:學者的論著常常有漏洞,所以會有很多特例。佛的說法是很廣大普遍的,
 經云:『天龍夜叉鳩槃荼 乃至人與非人等 所有一切眾生語 悉以諸音
  而說法 』 佛不是為特定的某些人說,是對所有的眾生說的,是很廣大的,
 上至梵天,下至非人說的。


徒問:勝義諦是否只有靠信心才有悟入?
師答:對!
徒問:可以什麼書都不看,只靠信心?
師答:可以!但這種人很少,所以成佛的人也很少,我們就是要做很少的事。
徒問:那為什麼需看這麼多的理論?
師答:對佛的種種不可思議,無法生信,看這些論著就可知道為什麼不可思議。
問:只有祈請佛菩薩就能成就嗎?
答:也是有可能。


徒問:不思善不思惡跟大圓滿有何差別?
師答:算大圓滿的一部份。


徒問:大乘是不是佛說的?
師答:大乘是不是釋迦牟尼佛說的並不重要,試問小乘可以完全解決煩惱障跟所知障嗎?如果不行,還是需要大乘。


徒問:某教派說柱子不空,柱子的實有空,為什麼說柱子不空?
師答:他們認為柱子空的話就無法撐起房子。
徒問:一切法都緣起性空,為什麼說柱子不空呢?
師答:他們說柱子是有,他們發現緣起不能破,認為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發現。

徒問:貝諾法王一剎那中可以完全清楚地觀想八大嘿嚕嘎,這可能嗎?
師答:可以的,就像好的中醫師一把脈,就可以知道全身經脈的走向,
所以要看有沒有心去學、去練習。
徒問:我們觀想,常常觀不清楚,怎麼辦?
師答:觀想不清楚是對業障的恐怖不夠了解。


師秋瘋說
徒秋寶.竹妙花.旗弟恭錄
(由於末學問這些問題時已是凌晨一點多了,又沒錄音,故只能憑記憶所及寫下)


標  題:秋竹仁波切四加行開示之一
發 表 人:abuy(abuy0000)
發表時間:2008/05/27 08:32:49






大圓滿龍欽心要普賢上師口授就是指四加行。台灣密宗弟子知道四加行很重要,但是大部份人在意的是拜完大禮拜十萬,反而發心皈依都沒有人理,只是形式上把大禮拜拜一拜,曼達做一做,就以為四加行修好了。

如果修四加行只是全靠數目這個就是趕業績。修行佛法不能趕業績,趕業績就是騙人的,用騙人的方式欺騙自己,這樣是沒有用的。有些人修了許多年四加行,不要說打開普賢上師口授這本書,連聽也沒有聽過,這樣你所修的四加行也是沒有用的。

四加行叫做前行,前行等於是打基礎,基礎打好高樓蓋得再高都沒關係,蓋個兩百樓、三百樓也沒關係。但是蓋三百樓層之前,一定要先把基礎打好,基礎沒有打好,樓層蓋的多高都沒有用,因為還沒有蓋好,下面就先倒了。所以昇起次第、圓滿次第、立斷、頓超、大圓滿等等有的沒有的,再高的、再上的都沒有用,因為沒有基礎。

四加行中最重要的目的是什麼呢?是厭離輪迴,六道輪迴不必欣賞,須要欣賞的是永恆極樂的佛法,這是大家都知道的。如果對六道輪迴沒有生起厭離的心,愈學生活上愈迷惑,這也不是什麼好事。其實一個人只要心裡沒有貪念的話,住在皇宮裡,床上睡得舒服也沒關係,只要對這些不起貪念也無所謂,不是一定要穿的破破爛爛的,衣服多弄幾個洞。以前來講這叫做苦行,但修行人不是做作的,是自然而然省吃撿用,不執著,有什麼穿什麼,所以穿的破破爛爛的。

現在末法時代大家太小聰明了,為了這個故意穿得破破爛爛的,裝得像真的一樣,這種也不是什麼正確的。有些人好像故意穿個有貼補過的衣服,穿得舊舊的,在那邊講了一大堆廢話,這都不是什麼正確的,重點在於心裡有沒有貪念。口訣裡有講到:一個人即使身上掛了很多漂亮珍貴的珠寶、戴上名牌的手錶,但如果他的心還能清淨,無貪的話,這種人也叫修行人、持戒的人,因為最重要的還是這個心。

我們把基礎打好,打好了基礎,對於輪迴中的種種就不必很欣賞。現在我們都有一種恐懼,恐懼怕過得苦、怕沒錢……等等。為什麼恐懼呢?因為太執著了。心裡還對這些有個精神上的依戀,有這樣的執著才會怕。所以四加行修一修,對這些就能看得比較淡,如果你有錢當然好,可以種福田,做很多有形有色的功德。如果沒有錢也沒關係,可以做無色無形的功德。其實有色有形的功德,絕對比不上無色無形的功德。什麼是無色無形的功德呢?就是默默地好好修行,默默地付出很多的精神,這就是無形無色的功德。人家看不到,但是你確實有替人家做事,這個都是無形無色的功德。

對輪迴生起厭離心很重要,只要基礎沒有打好,一切都沒有用。什麼是基礎打好?共同的外四加行是很重要的,外共同四加行大部份都不是拿唸珠唸的,是改變你思想中所有不正確的觀念,叫做外共同四加行。總而言之外共同四加行,講的都是改變你的思想、心態、觀念,這些改不過來,再往上修也沒有用,唸金剛薩垛也沒有用,因為心沒有改好,對涅槃的渴望不大,對輪迴的失望不大。只是隨便聽一聽課,好像繳稅一樣(古時候繳稅都是把最爛、最不要的米,讓政府抽稅抽去),用逃漏稅的心態來修行佛法也是沒有用的。(未完)

師秋瘋說
徒小班恭錄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不要忘了哦!
6/14高雄.普表空性.巴即智慧.成就利刃 魔障觸滅

再怎麼忙,也一定要來高雄接受的一個加持,蓮師珍藏,親持之

天鐵降魔普巴杵.秋竹仁波切公開加持大眾.




標  題:秋竹仁波切四加行開示之二
發 表 人:abuy(abuy0000)
發表時間:2008/05/27 13:42:09







有些人自認為修持密乘,實際上卻沒有自信,那是沒用的。
自信是愈大愈好,自傲是愈少愈好,這中間需要一個平衡點。
自信很重要,沒有自信不行,有些看起來自信很大,但那不是自信,
而是自傲,這個須要拜老師,沒有老師告訴你,你不會知道這樣的事情。

只要內心存在著自傲,就算它是裝出來的,
裝久了也會覺得自己很厲害,
如果當初這個自傲的來源是因為怕別人欺負,而裝得很厲害,
裝到最後自己也忘了當時是裝的,而自以為真的很厲害,
這個就是傲慢。

自信就是當下怕,也沒有裝,對自己所面對的情況,
清楚、了解、把握,敢於面對任何現實,最後就變得有自信了。
所以自傲和自信沒有分清楚下,永遠都沒有用。
修行佛法需要很大的自信,如「口吞佛祖、眼蓋乾坤」,
需要有這種志氣,但是不能有傲慢,
要非常客氣,非常地謙虛,這方面要多跟師父學習。

這些點點滴滴的過程中,有著很多的關鍵,
不是自己看佛經就能了解的。
所以修行佛法,修得愈好,心裡就愈平衡,什麼事都能化解。
什麼事都能化解、平衡,就是修行佛法。
一肚子都是怨氣,不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,也不算是修行佛法。

所以人身難得、生死無常、輪迴過患、因果業力、
解脫功德、依止善知識就是這樣。
這個部份你們都需要加強,不是混過去就代表你修完四加行。
修行是不能混過去的,要一個字一個字讀起來,
讀完後,一個字一個字和自己的內心相應;
相應後,一個字一個字跟自己的行住坐臥一樣,
如此才算是標準的修行佛法。
如果問什麼都不清楚,那說你在修持什麼,
都是騙人的,不要這樣做。(完)

師秋瘋說
徒小班恭錄


標  題:秋竹仁波切高雄四加行開示之一/92 09 24版
發 表 人:abuy(abuy0000)
發表時間:2008/05/27 20:26:58







聽聞教法,第一為發菩提心。

  上次講到三殊勝:加行發心、正行無得、結行迴向,這是顯密之共道。也就是對顯教也好,密教也好,都很重要。

  基本上中國佛教算是大乘佛教,但是就目前而言,也沒什麼大乘佛法了,都變成了小乘,為什麼呢?因為大部分的動機心都只是為了自己能離苦得樂,所以變成是小乘。唸金剛經,沒有用,唸般若心經,沒有用,唸楞伽經,也沒有用,因為這個動機心不對了,所以不管你唸哪部經都一樣。甚至連算不算小乘都還不知道,所以發菩提心很重要。

  發菩提心是為了利益眾生。中國佛教比較無法正確地發大乘發菩提心,這大部分都與中國的教育有關。中國崇拜儒家思想,雖然裡面也講了一些善行,但我看那個善行,不是為了利益眾生,是為了利益自己,才善行在別人身上,這個不叫發菩提心。為了利益自己而善行在別人身上,這種不是正確的發菩提心。

  我曾經講過,我不殺這隻螞蟻,是因為我怕下金剛地獄。如此為了怕自己不能上天堂,怕自己下金剛地獄才不去殺螞蟻,這個不叫發菩提心。我吃了牛肉,我寧願下地獄,但是牛能上天堂,為什麼呢?因為牠的肉布施了給我,由於這個功徳,牠上了天堂,而我寧願下地獄,這樣叫做發菩提心。

(註:釋迦佛曾為大悲商主,有一黑人欲殺500商人,商主思惟我若殺此人,此人可不墮地獄,我雖自墮地獄亦所不計,後由此圓滿七萬劫之功德)

  發菩提心不是那麼容易的啦!所以,我們在發菩提心上需要再增長。現在常常聽得到菩薩,但什麼是菩提心就沒聽說啦!而且從小自己讀的書裡,也沒講到這件事情,別人也沒提醒到我們發菩提心的重要性。

  發菩提心首先思維的是廣大意樂菩提心的運心,第二是廣大方便秘密金剛乘的動機心,這是另外一種運心,上次的課程沒有講到,今天就是講這個。密宗金剛乘,聞法也好,講法也好,修行也好,第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,就是上師跟弟子之間的緣起如不如法。如果上師跟弟子之間的緣起不如法的話,那麼怎麼修持都沒辦法增長,這在密勒日巴尊者的傳記中有提到。

  當時,馬爾巴尊者一直不傳法給密勒日巴,他就到師兄哦巴喇嘛那裡,請哦巴喇嘛教他昇起次第,然後閉關觀修。觀了半天,沒有一點增長的覺受,也沒有絲毫的進步,這時哦巴喇嘛也覺得奇怪,看他修行不對嘛,也都修得對,後來才知道由於沒有得到上師的許可,所以一點點的進步都沒有,這些在密勒日巴尊者的傳記裡講得清清楚楚。因此上師跟弟子之間的緣起是否如法是非常重要的,不能有不如法的。

(未完)
(由於當時有一段時間不能登出,故有遺漏,今慢慢補上,師兄們可查網上92年仁波切高雄開示的)


師秋瘋說

徒秋寶/竹妙花恭錄
92 09 24
標  題:寧瑪巴白玉塔唐秋瘋傳奇之二 檔案庫有好康的哦
發 表 人:abuy(abuy0000)
發表時間:2008/05/27 21:13:43







檔案庫中有這次仁高雄灌頂的海報法訊.
敬請各位師兄一起來高雄共襄盛舉.
接受此難得的灌頂及加持

末學秋寶合十


標  題:秋竹仁波切高雄四加行開示之一/92 09 24版(下)
發 表 人:abuy(abuy0000)
發表時間:2008/05/29 09:00:03






(請接上一篇)

因乘顯,果乘密,顯密之間有什麼差別呢?
顯教也好,密教也好,就果而言,所求都是究竟的佛果,
但是有四種之差別。哪四種呢?就是:

見地上的差別、修行方法多的差別、
行上無困惑的差別、上上根器的差別。
見、修、行、根器,這四種之差別而已。

顯教與密教之見地,基本上正見空性是一樣的,
但是好比眼睛比較好跟比較差,看一樣東西就有差別。
一個比較清楚,一個比較不清楚。
顯教的正見空性,跟密教的正見空性,有這樣的差別。

(一)因乘顯,正見空性、離戲,這個沒問題,但是在顯教裡,
較少提到本性光明雙融,大都只是提到正見空性。
法正見講的是空,法性正見說的是光明,有這個差別。
因此以顯教來說,法空性的正見才是如法,
而法性光明,這光明是不如法,所以顯與密,見地上就是這個差別。

(二)修有何差別呢?方便之昇起次第,智慧之圓滿次第,
顯教沒有提到,這就是殊勝。

(三)行之殊勝:顯教來講,沒消除五毒,就無法修行。
密教裡不須對治五毒,就可以修行,有這種差別。

(四)上上根器之差別,就是對密乘的浪行者不生恐懼,
對這些人信心具足,就是這個樣子。

以上就是顯教跟密教來講的四個殊勝:
見地之殊勝、修為之殊勝、行為之殊勝、根器之殊勝四個。

基本上,以密教而言,黑炭再怎麼洗也不可能變白;
同理,眾生本來就是佛,才有辦法成佛,
如果眾生本來就是眾生的話,那麼就不可能成佛。
為什麼呢?黑炭怎麼洗都不會變白,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道理。

其實無垢的萬物世界位置上,就這一個位置,絕對有一個無垢的淨土。不是說有垢世界的隔壁,有個無垢的淨土;
有垢穢土的隔壁,有個無垢的境界,這是不對的,道理也是講不通的。目前很多人都講這個世界是有垢的穢土,
其實就是因為我們眾生有無明迷惑,才看到有垢。
而事實上本來就是個無垢清淨的佛土。
以上這些道理都是融通的,沒有不通的。

因此以密宗來講的話,眼見是佛與淨土,耳聞為佛的咒語,
起念皆是佛的意與智慧。
這一個清淨的心,對一個修密者而言,非常重要。
研討很多事情雖然重要,但是如果討論變成是非的話,
就沒什麼重要了。
最重要的是對自己想知道的事情不迷惑,就是這樣。(完)

師秋瘋說

 徒秋寶.竹妙花恭錄






標  題:秋竹仁波切高雄四加行開示之二/92 10.01版(上)
發 表 人:abuy(abuy0000)
發表時間:2008/05/29 13:48:07






前言:
(目前刊登秋竹仁波切高雄四加行開示92年版,都是之前未曾登出的文章)

金剛密乘中,不管是聽法、講法或修法...等等任何時候,牢不可缺的就是五吉祥:教師吉祥,眷屬吉祥,法吉祥,時間吉祥,地點(處所)吉祥,此五吉祥非常的重要。

無畏洲大師曾說『視上師為人的話,得到的加持如狗一樣。』
也就是說得不到什麼加持啦!所以上師視弟子為佛,弟子見到上師也應視為佛。依密乘金剛戒而言,持戒與破戒者之差異,如地見為地,水見為水,屬破密乘金剛戒,為破戒者。因為金剛密乘戒視一切為清淨嘛!所以持戒與破戒者之關鍵在於是否視一切為清淨啦!因此地見為地為破戒,地見為清淨乃持戒。

五吉祥的旨趣是什麼呢?
一.視上師為佛,其戒律即是如此。
經云『上師佛陀上師法,如是上師亦僧伽,一切作者是上師。』這些都是將上師視為佛。上師吉祥,眷屬吉祥,都是見為佛,見為清淨,眾生清淨為佛,境界清淨為淨土,就是這個意思。而輪迴與涅槃之差別,就在於自己是否具足正見而已。

如同芝麻遍滿油性嘛!一切眾生本具如來藏,如來藏叫佛性。本性清淨佛,本自清淨佛,圓滿功德佛,這些都是大圓滿特別的名稱。雖然一切眾生都是佛,為那什麼我們還是眾生呢?由於被不定的無明遮住了!但是被雲(不定的無明)遮住的太陽,也是具足光芒嘛!並不是說被遮住的太陽本身無光,現出的太陽才有光,沒這個差別嘛!

一般小乘、大乘都說:『被雲遮住的太陽是太陽沒錯,然而是沒有光的太陽』。但是被雲遮住的太陽無光,沒被遮住的有光,這個道理講不通嘛!被遮住的太陽為什麼好像無光呢?因為他被不定的雲遮住了,但太陽不是永遠被遮住嘛!就是這個意思。

眾生本來就是佛啦!所以你們的師父也是佛,眷屬也是佛,二個都是佛,這二個存在的地方也是奧明寶剎淨土;法光明:大圓滿,都是五吉祥啦!時間:自普賢王如來到自己的根本上師為止,口耳傳承恆時不斷的轉法輪,此即時間吉祥。(未完)

師秋瘋說
 徒秋寶竹妙花恭錄



標  題:秋竹仁波切高雄四加行開示之二/92 10.01版(下)
發 表 人:abuy(abuy0000)
發表時間:2008/05/30 09:15:45








本來就是佛,所以把他想成佛,不是將騾想成馬,將木炭想成黃金,不是這樣的哦!新譯派不承認如來藏是佛,他們認為:眾生是佛,就好比將騾想成馬,木炭想成黃金。但是我們舊譯派認為:眾生本來是佛,所以我們把他想成是佛,就如同馬本來就是馬,我們將馬看成是馬,這是一樣的,如果我們將馬想成是騾,那才是不對的。

本來就是黃金,卻把他想成是木炭,這個也是不對,但只要改過來就好。黃金原來是黃金,原來如此,這叫做密乘大圓滿特殊的說法。而這說法即使有萬千個理論也無法辯駁的啦!因為我們只是講述原來如此的道理而已,完全沒什麼新編的道理,我們不是將四四方方硬改叫做圓,將圓的扭曲說成方的,不是這樣的。原來是如此,原來是這樣,講的就是這個道理。

大乘講廣大意樂的動機心就是發菩提心,密乘講甚深方便的動機心就是五吉祥,你們把師父視為佛,師父也把眷屬視為佛,師兄弟也是佛,這樣子根本不會去破犯密乘十四根本戒嘛!為什麼常常會破十四根本戒呢?因為我們沒有清淨的心嘛!師兄弟之間會起貪瞋痴,但我們對佛很少有貪瞋痴嘛!我們對佛不會生什麼氣嘛!我們對佛也沒有三毒,這就是一個清淨的心。

密乘中千萬個戒歸納起來就是身三昧耶、口三昧耶、意三昧耶,也就是身清淨見為佛,口清淨為咒音,意清淨為佛的心,密乘三昧耶全包含在這裡,就是這個意思。總之學習密乘的動機心都是清淨的心。

大乘廣大意樂的動機心是發菩提心,密乘講甚深方便的動機心即是五吉祥,若真能視上師為佛,師兄弟也是佛的話,那就沒什麼因果輪迴啦!其實因果,輪迴,涅槃是沒有的,但是我們沒有辦法證到嘛!譬如說:我們只是一分鐘想佛而已,二分鐘就不會想,二分鐘不會想時,就有因果業啦!因此凡事小心一點!而現在很少人會對因果業力做詳細謹慎的說明。

大圓滿法在美國也是講得很瘋狂啦!很狂講的啦!其實這些都沒什麼好的,只是叫狂而已。那麼有沒有因果業呢?其實世界上眾生就是佛,沒有因果,可是我們證不到嘛!所以連一剎那都不是佛。眾生所想的,見到的,都是視為眾生嘛!所以就有因果輪迴啊!非常有因果啊!因此我們對因果業力須要非常非常地謹慎,這是很重要的。

眾生只要沒有證到正知正見,沒有回復本淨心為止,都有因果業啦!
除非你完全不退轉,若還是常常退轉還是有因果啦!你起一個念頭就有因果啦!你真的無念就沒有因果,就是這樣!
外面很多都是瘋狂講的,其實大圓滿裡面有沒有這樣講,也是有。
禪宗裡面也有講得很狂,但是對於我們這樣的根器及境界來講,這些都是狂講而已,對我們沒什麼用,確實一點也沒有用,因為我們再怎麼會講空,都沒有用。一頓早餐不吃,就受不了飢餓,這樣的功力,那一切都只是狂講,都沒什麼用,因此我們還是要非常謹慎地遵守因果業力。

師秋瘋說
 徒秋寶.竹妙花恭錄



標  題:秋竹仁波切高雄四加行開示之一/92 09.03版
發 表 人:abuy(abuy0000)
發表時間:2008/05/31 17:28:01







上次講到發菩提心,發菩提心不是只在修行的時候,或在做功課的時候。今天來聽這一堂課也是要發菩提心,並不是說回家才要發菩提心,或回到寺裡才發菩提心,沒這回事。

今天我們來這裡上這一堂課也是要發菩提心,我們問問自己,今天是為了什麼利益,來上這堂課呢?是不是為了我們自己而已,還是為了我們的家人,我們的親朋好友,或是為了我們的鄰居、同鄉,還是同為中國人或亞洲人呢?我們不能只是為了這些人去想,我們應該發起為所有上自有頂天,下至金剛地獄為止,所有的一切眾生都能夠得到無畏究竟的佛果,為了這樣的利益,今天來上這堂課,這樣才叫做菩提心。沒有了這種動機心,而去觀想寂靜尊的話,會投胎到欲界;觀想忿怒尊的話,將投胎到魔王波旬那裡,最後頂多做個鬼而已,沒什麼了不起。所以巴竹法王就講:張嘴、瞪眼、觀佛,終成為魔。

我們大家都知道,也都會說:正見空性是非常了不起的,是一件很殊勝的事情。其實正見空性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觀修或任何實修,只要內心生起菩提心的話,正見空性是自然而然有的,不是像科學家一樣,分析一件東西,分分分,分到最後也是沒有正見到空性。科學家有正見到空性嗎?我們也會分析,分析這瓶水跟瓶子,但是分析了半天,還是沒有找到答案,我們有證到空性嗎?我們都沒有。

同樣的很多人觀修了半天,關了20年出來,還是凡夫眾生,充滿煩惱,一點點聖人的味道都沒有,是不是?觀修30年、觀修50年,出了關,起碼要有一點點聖人的味道存在, 不要說有聖人的味道,連道風都沒有,為什麼呢?沒有發菩提心才這樣。

經典說:初發心即成正覺。所以只要有了正確的動機心,馬上就是菩薩,菩薩與凡夫眾生只是剎那之間的差別而已,距離並沒有想像那麼遙遠。更不是說要當菩薩,須等50年以後,才變菩薩,等500年以後,等時間到了才當菩薩。很多(包含我們)修行人,都有這種期待,都是等著等著有一天變菩薩;皈依佛門,等待50年後變大德,這種期待是百分之百的錯智,是不是這樣呢?這種思想是完全不對的。雖然你可以自稱是老密宗、老參,但老參還像是個凡參的話,那就沒什麼用了,所以我們千千萬萬不要有這種期待。
(待續)

師秋瘋說
徒秋寶.竹妙花恭錄



標  題:秋竹仁波切高雄四加行開示之二/92 09.03
發 表 人:abuy(abuy0000)
發表時間:2008/06/01 08:24:17







(續前)
正見空性需要的是發菩提心。阿底峽尊者在西藏時,有一天吃早餐,悲哀尖叫了一聲:嗚呼乎!他的徒弟容敦巴剛好隨侍在旁,問道:師父,發生何事?阿底峽尊者回答:我印度修大威德的弟子,今天早上降級變小乘了。容敦巴問:怎麼說變小乘呢?師父回答:只要弟子不會修的話,不要說墮到畜生道,也有可能墮入惡鬼道或地獄道。印度這位弟子今早突然生起自我主觀,他的動機心已有了偏差。

阿底峽尊者有他心通,他知道這位在印度修大威德的弟子,早上動機心不對了。這動機心一不對時,他已經墮入到小乘。所以我們修大圓滿,吹牛,吹了半天也沒有用,只要你的動機心一不對,怎麼吹都不會成就的。我們都認為普賢上師口授講的是小乘,好像是最低下的,但是依我看,只要動機心不對,連做人的四維八德都不如,那時說什麼都沒有用。修行的結果是地獄、是惡鬼道、畜生道,或是究竟成佛,這些都是看修行者的動機心,這是非常重要的。

近代很多人都說:《我往生之前不會恐懼、不會迷惑》。為什麼這些人一大堆的吹牛,吹了半天,都說自己不怕呢?都說自己了不起呢?其實這些人為的都是自利。我們每個人都喜歡說自己修得好,但我們內心存有菩提心嗎?嘴說自己修了20年,但有生起過菩提心嗎?我看不太可能嘛!我們曾經生起過菩提心嗎?不太可能嘛!因為我們修了那麼多年,還是看人家不順眼,咒語持了數十萬遍,也是看人家不順眼。一個動不動就看人家不順眼的人,會有菩提心嗎?佛陀講的菩提心是沒這回事的,只有我們自己編出來的菩提心,才會有這種菩提心,而這個絕不是佛陀所講的菩提心,佛陀的法教中,絕對沒有這樣講。所以發起正確的菩提心,非常重要。

我們能吃到一碗飯,這飯是怎麼來的呢?先買塊田,花多少時間、功夫去準備,才能吃得到一碗飯,所以須要很大的付出嘛!我們修行也是一樣。先準備田,沒有田,也沒辦法種,有田沒米也不能種,冬天種也不會發芽,一定要等到春天種。種了沒雨又不行,沒曬太陽也不行,沒有肥料更不行,最後沒人照顧還是不行。所以諸如此類,我們聽聞教法也是這樣,需要付出很多的時間。

發菩提心首先需要知道母親的恩,現代人對母親的恩是越來越沒有了,是不是呢?現代人都搞不清楚母親對我們的恩德。很多人都覺得父母親是無聊才生我們的,他們養我們是應該的。我們是不是有這樣的觀念、想法呢?這是不正確的。父母結婚是人生規則,這是人的倫理,不能怪誰。父母親也從沒想到會生出像我們這樣的壞蛋,父母親也是求神拜佛、選日子、看風水,想生岀一個好的,沒有想到卻生出像我們這樣的嘛!總之,首先要觀想母親的恩德。

師秋瘋說
徒秋寶.竹妙花恭錄


標  題:秋竹仁波切高雄四加行開示之三/92 09.03
發 表 人:abuy(abuy0000)
發表時間:2008/06/07 08:51:25






  
  巴竹法王曾講對母恩的觀想總共有七個,堪布雅嘎跟隨上師隆多尊者十年,有一天,堪布隆多問他:你到底有沒有想到母親?堪布雅嘎答說:有師父您在,對母親都沒什麼感覺。這時堪布隆多臉綠了,說:【我教了你半天,還是對母親沒什麼感覺,那就更不用去談對一切眾生有感覺、感情了,你趕快回家去觀想。我的上師巴竹法王幼年是個窮鬼,母親每天打奶油時,都捨不得自己吃,將打好的奶油稍微剝一點點,因此累積的奶油顏色也都不一樣,一小塊一小塊疊成一碗,再拿給兒子吃。巴竹法王看著看著,想到母愛,沒辦法吃得下,所以你也回去觀想母恩一個月。】

  知母、具恩、報恩、悅意慈、增上意樂、大悲、菩提心,需要這樣去觀想。除此之外,上師說等虛空中如母的眾生,弟子也說是、是、是,而兩個眼框紅紅的,掉幾滴眼淚,這樣並不算是菩提心啦。聽懂了嗎?不要說動機心,連良心都不存在。像我們這樣子,就以為什麼都可以圓滿嗎?事實上一點都不圓滿。

  知母、具恩、報恩、意樂、菩提心,這些都非常重要,這些都需要去思惟,這些不是什麼觀想的,也不是什麼觀修的,而是去思惟,聽懂了嗎?你們好好看普賢上師口授,我也是按照普賢上師口授來講課。巴竹法王的故鄉跟我們的故鄉是一樣的,叫扎穹卡,現代叫石渠。由於當時遊牧民族的捲舌音比較多,原文比較難懂,但是這本中文版沒錄進來,所以比較容易讀。普賢上師口授中講到動機心,什麼叫發菩提心呢?發菩提心是為利益他人而願成佛叫發菩提心。在現觀莊嚴論中有完整句子:【發心利他故,樂正等菩提】,意思就是如此,你們要把它背起來。

  所以需具足慈跟悲。只想到眾生,但是卻沒想到他們要得到佛的果位,這個叫悲。只想到得佛的果位,但是沒想到利益眾生的話,只是個慈而已,這個也不行。所以要一切眾生離苦、苦因、苦果,而跟一切眾生成佛,這個叫慈悲具足的菩提心。這種發菩提心需要思惟的時候,怎麼去想呢?首先需要想到自己的母親。先觀想母親離苦因苦果,得究竟佛果大樂,這樣去想,再推展到遍虛空滿眾生。有眾生就有業的苦惱,一切眾生無始以來都曾當過我們的父母親,非常有具恩的父母親。這些你們看看普賢上師口授就知道。

師秋瘋說
徒竹妙花恭錄

標  題:秋竹仁波切高雄四加行開示之四(完)/92 09.03
發 表 人:abuy(abuy0000)
發表時間:2008/06/07 08:55:57








巴竹法王文筆非常好,非常文雅優美,要翻譯成中文這太吃力了,他講話該尖酸刻薄就尖酸刻薄,該嗚呼哀哉就非常可憐,他什麼都會形容。他太會形容了,但我沒辦法講,他想得出來,我也講不出來,問題就在這裡,功力也是差在這裡。他想得出來,我也講不出來,是不是功力太差啊!尤其是巴竹法王曾寫一篇什麼都給予,什麼都要的“焦供" :嘴巴說不要,卻不停的要,不給,瞪眼,給他,無法滿足。這篇焦供非常有名,文章中是在說誰呢?是在形容一些出去唸經的師父。我以前也曾翻譯過他寫的一篇施身法:【上村老翁收攝聚,下村老翁收攝聚...】。巴竹法王的文章是非常毒,尖酸刻薄,但都是非常好的文章,只是大部分的修行人看到後,臉都綠了。

書中形容媽媽對小孩的動作:【四個手指撫在嘴上,溫柔的眼睛看著他,慈祥的叫他。佳餚第一口水奶餵他,以身體當衣服,溫柔覆蓋他。嘴巴咀嚼,吐哺餵他,用舌頭舔乾寶寶的鼻水、大便,不會講話教他講話,不會走路教他走路】。先想到母親是知母,然後具恩。知母較簡單,因為當過我的媽媽,再來是具恩,這個非常困難。具恩學會以後,報恩就比較容易,所以先要學會具恩。最重要的是,我們雖然需要一個八暇十滿的人身,但這個人身沒媽也不行,總之今天所有的好處都是因為媽媽才有的。

你今天可以出去賺錢,是因媽媽而有的。可以威風凜凜,也是由於媽媽才有的。你今天能娶到一個好老婆,嫁到一個好老公,也是媽媽才有的。你今天會穿衣服、走路、做生意、談幾句話,讓人家看得起你,這些是不是都是媽媽的功勞呢?都是因為媽媽才有的。

你們都知道媽媽很重要,但只是在家裡想沒有用,你們的媽媽大部分都還在世,那就要好好孝敬她,聽懂嗎?這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。不是說一切眾生跟媽很重要,媽很偉大,就在家裡偷偷哭這也沒有用。總之對媽要好一點,我相信你們對媽媽都很好。但是有對媽不好的嗎?

師問:大頭,你對媽好不好?

徒答:不錯!

師問:怎麼不錯?

徒答:被媽媽打不敢還手。

師問:不敢是具恩而不敢,或是怕被趕出去沒地方住,而不敢還手?有兩種原因,什麼原因?怕人家笑?怕沒地方住?

徒答:被打是應該的。

師問:為什麼打你是應該的?

徒答:因為是媽媽。

師說:
也不錯了,對媽媽好是具恩,沒有媽媽,今天也沒有這個大頭,可能一出生就被丟倒垃圾堆裡,你就不存在了,是不是?所以這個具恩很重要,你們應該要孝順媽媽,孝順媽媽以後,所有的老太婆都曾經當過你的媽媽,這世沒當過,前世也曾當過。

台灣都很喜歡找前世的老婆,

但是都沒去想到前世的母親,是不是?

這是錯了!

前世的老婆管他的,前世的母親要去想,聽懂嗎?

今天上到這裡。

師秋瘋說
徒竹妙花恭錄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mma 的頭像
    Emma

    common還原自然的空間

    Em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