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標  題:Re:不要錯過哦!本週三(後天)秋竹仁波切高雄中心開示上師相應法
發 表 人:abuy(abuy0000)
發表時間:2005/12/19 22:06:32






>※ 引述<王子麵(rich9452001)>之銘言:
>12月份寧瑪巴白玉塔唐佛學會(高雄中心法訊)
>
>本次上課仁波切將講授普賢上師口授.
>希望各位師兄把握機會.
>上課時間為本週三(12月21日)7:40分,敬請各位師兄相互通知一下
>有課本的師兄請帶課本哦 ! 並請先預習.
>上課時間請關閉手機,
>不持數念珠咒鬘,
>不做筆記,嚴禁私下錄音(錄音由中心統一錄製)
>
>
>高雄中心: 寧瑪巴白玉塔唐佛學會
>
>■傳法上師:秋竹仁波切
>
>■時間:12月21日(星期三)晚上7:40
>
>■開示內容:普賢上師口授-大圓滿龍欽心髓前行引導文
>      (上師相應)
>
>
>(若師兄有書請記得一定帶來中心)
>
>【為避免影響法會進行,請準時入座】
>
>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>【台北道場固定法會】
>每星期日 下午2:30 蓮師薈供、煙供(可自備少許供品)
>
>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>
>
>(吉 祥 如 意)
>
>
>寧瑪巴白玉塔唐佛學會
>台北市敦煌路144號6樓
>連絡人:林師兄 0920-883356 秋智慧 0935-950256
>
>台中烏金誓苑
>台中市河南東四街20號
>連絡人:張師兄0918695488 賴師姊0922016467
>蔡師兄0920026218(中午11點至下午1點)
>
>
>高雄烏金喜苑
>高雄市左營區光興街177巷50號
>連絡人:張師兄0927615611巫師兄07-7156318
>
>末學秋寶合十
>
>

標  題:Re:看了隨師行記後感
發 表 人:abuy(abuy0000)
發表時間:2005/12/19 21:57:15






>※ 引述<王子麵(rich9452001)>之銘言:
>>※ 引述<上進的人(yueal)>之銘言:

當然囉!
這本隨師行記每一篇都是真實的,
而且師父一個月前根本完完全全不知道我們編這一本小冊子,
當然他也不知道什麼是隨師行記,

108則中大約有100則是末學親耳聽到的.
(末學所謂親耳聽到是指大部分是末學在場,
有些是當天有弟子問師父,而晚上去中心師父告訴末學的)
另外的是師兄們告訴末學的.
裡面的文章內容98%是師父的用字,
末學不敢造次.
而找心這一篇,發生在十一至十二年前修文街孫媽媽家(那時仁波切台北中心就在民權東路(恩主公).
那時有幾位師兄就在一樓,仁波切突然問末學心在哪裡?
就這樣末學把這一段話記了下來.
隔了一週,仁波切就開始問秋庫兄及其他師兄與末學了(如行記中的內容)
末學一直很感謝師父的教導,卻又恨自己沒有不忘持的腦子,
這一本隨師行記只是一個小小小的內容,
跟隨師父的每一個師兄,
心中都有一本本隨師行記,
末學只是個引介,
希望能做個引玉者.

而更精彩的會是隨師密記,他會讓大家跌破眼鏡,
為什麼呢?因為他讓你現見................
總之.有一天末學會把他印出來的.
末學秋寶合十


>>小弟在18號參加拉吉嫫尊的法會,因為這個本尊我很喜歡,就是這樣粗淺的理由我去參加,信手拿起一本資料袋,就拿來看一看,覺得裡面對話很有寓意跟有趣,內心一直想,約十年前中心的仁波切跟啦嘛帶領我們去參訪過秋竹仁波切,那時是在民權東路(恩主公)的後面,那時給我的感覺他是一位很愛玩的仁波切,之後就沒有聽過跟注意過有關他的事情了,就在小巨蛋時再看到他,今天得到他的拉吉嫫尊的灌頂,是可說是第一次領受他的灌頂,但~覺得他在嬉玩中不失莊重,就是這樣子。
>>我很想知道,隨師行記的內容均是真實的嗎?,七處尋心是不是來自楞嚴經的構想?我覺得隨師行記有好多是來自公案跟經裡的情結,我會這樣問,請各位師兄見諒,也許我看的東西太多了,可沒有對仁波切有點不敬之意,因看了這一本隨師行記,勾起我很想多親近這位宛如瑪爾巴的上師。如果均是真實的,我覺得他是一位現在瑪爾巴,舉手投足,均是佛意。暇滿人身難得,善知識明師更難求,了知真實意更加難求,縱得一法,不枉此身。
>>
>>
>內容是真實的!
>
> 標  題:代貼: 簡說心經的修行層次 (見修行果)之30 秋證
發 表 人:小妖(adsq12342000)
發表時間:2005/12/19 21:04:01







代貼: 簡說心經的修行層次 (見修行果)之30 秋證

以無所得故,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心無罣礙,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,遠離顛倒夢想,究竟(窮竟)湼槃。

行者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無「人我相、法我相、我人相、神人相、眾生相、無眾生相、壽者相、無壽者相」,能自顯現大菩提心而任運悲智。沒有出離輪迴趣入湼槃的得失心,能遠離輪迴界的顛倒夢想,窮竟對湼槃界的追求。

此處「究竟湼槃」的「究竟」,梵文亦有「邊際」的意思,所以用「窮竟湼槃」來理解,才不會如一般人,依照字面誤解為:入小乘、中乘湼槃,要得個大乘或金剛乘最高級的「究竟湼槃」。
這段經文的深意是說:行者因能發大菩提心而稱為菩提薩埵。於思議照見下,任運悲智,心行廣大無礙,而稱為「大悲周遍」。因大悲周遍,渡眾生時沒有出離輪迴,趣入湼槃的得失心,稱為「無有恐怖」。以此趣入所謂「輪湼雙融」的「大菩提」境界。
此時因能遠離輪迴界的顛倒夢想,能福慧雙修而自渡渡人,行者自然趣入圓滿報身;而且行者為渡眾生,更取湼槃境界,無間地勇猛精進,所以稱為「窮竟湼槃」。


標  題:代貼: 簡說心經的修行層次 (見修行果)之29 秋證
發 表 人:小妖(adsq12342000)
發表時間:2005/12/19 21:00:14







代貼: 簡說心經的修行層次 (見修行果)之29 秋證

無智亦無得(亦無無得)。

行者住於有解脫智之顯現;住於有永久解脫境界可得的「壽者相」。更住於無智無得的「無壽者相」。

行者於銷融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等相時,常落入有「如來藏空智」智光常顯,有不滅的解脫境可常住的「壽者相」。此時行者行深般若波羅蜜多,以不思議照見,住於如來藏空智智光常顯現相,亦住於得解脫的湼槃境界,「壽者相」習氣得以銷融。
行者也住於:無如來藏智光顯現,無解脫境界可經歷。「無智無得」永恆變的「常空」境界。若住於無智無得即是住於常空,稱之為有「無壽者相」,也就是住於「斷滅相」。行者於思議照見下,亦住於「無壽者相」習氣,無壽者相習氣自然銷融。
行者行深般若波羅蜜多,只有無量無邊的照見,永無止境地突破當下顯現的一切境界。因此行者的照見有無量光,行者的深行有無量壽。以此而精進不退,是為不住無壽者相。

標  題:代貼 簡說心經的修行層次 (見修行果)之28 秋證
發 表 人:小妖(adsq12342000)
發表時間:2005/12/19 21:15:46






代貼 簡說心經的修行層次 (見修行果)之28 秋證

我的上師 秋竹仁波切說過:「迷惑就讓他迷或,至少不會一錯再錯。了悟就讓他了悟,也沒有一個了悟的我。」,說的就是無「眾生相」也無「無眾生相」。也就是行深般若波蜜多,沒有因「努力」追循或追求而產生的逼迫;同時在思議照見下,住「眾生相」,亦住「無眾生相」的境界。眾生相和無眾生相習氣得以銷融。
行者銷融眾生相和無眾生相當下,自然出離苦相和苦集相,同時會油然昇起一種自發的願力;願意無條件地,以自己證得的般若智慧,幫助眾生脫離「苦相、苦集相」的纏縛。這個願力就稱作發「大悲心」,或稱發「大菩提心」。
以大悲心配合般若智來渡脫眾生就叫作「悲智雙運」。初發心的行者尚未有自渡渡人的般若智,無法悲智雙運;此時發願,出離苦相和苦集相;同時昇起渡人離苦的願力,稱之為「願菩提心」。
論行者發的是願菩提心,還是發大菩提心,都是圓成佛道:無施者,無施事,無受者,三輪體空。到達空、無相、無願,三解脫可或缺的發心。所以初機行者在進入修行時,一定要一再提醒自己:昇起圓成「大菩提」的心願。

標  題:代貼: 簡說心經的修行層次 (見修行果)之27 秋證
發 表 人:小妖(adsq12342000)
發表時間:2005/12/19 20:57:44






代貼: 簡說心經的修行層次 (見修行果)之27 秋證

無苦、集、滅、道。

行者在不思議照見下,住於有「苦相、苦集相」的「眾生相」,亦住於有「滅苦之道、苦相得滅」的「無眾生相」。

「眾生皆有受,有受皆苦」。所以有覺受而感到苦惱,是眾生的「苦相」。而一生皆有不間斷的覺受,因而苦惱不斷是眾生的「苦集相」。苦相、苦集相,都是眾生的共相,稱為「眾生相」。
當眾生因苦而尋求解脫時;努力追循能由「眾生相」解脫的「滅苦之道」,追求苦惱止息,希望得到無「眾生相」的「苦滅之果」。這個努力追循解脫道,或努力追求滅苦的「努力」,反而成為招致苦惱的根源,也是一種苦相和苦集相,稱之為「無眾生相」習氣。
所以在思議照見下,行者住於有「苦相、苦集相」的「眾生相」習氣,亦住於有「滅苦之道、苦相得滅」的「無眾生相」習氣。



標  題:Re:疑問~
發 表 人:王子麵(rich9452001)
發表時間:2005/12/19 16:02:00







>※ 引述<上進的人(yueal)>之銘言:
>小弟有個問題想請教各位師兄,仁波切他有看過漢地的經書嗎?我知道他會說中文,但不知道他會不會看漢地的經書,還是會跟漢地的學生研討漢地的經書內容而不看的。真想多了解他一些,很吸引人,一個好的上師是可以能直指心性的,如遇這樣的上師縱是衣著破爛,也婉如七寶莊嚴,唯怕縱遇彌勒,反視途狗,這就是會造成遺憾了,如果是的話,我有點覺得生在中國的感覺,也婉若適遇佛出世,蓮師再生,在此先行頂禮,也請仁波切廣轉法輪,和觀音同悲,是否可以多告訴我仁波切的教學風格,跟在台常駐地或廣轉法輪處,讓小弟也可以親領教法,得一二是幸,如佛經說,如遇善知識而不親近,宛若置身於空劫,敢問最近仁波切他有那些教學內容,小弟好想知道,真得有點想去聽他說法,各位師兄可否把他最近教學內容po出來,好讓小弟有幸去領聽,喔~~是台北的喔。
>
>

上師秋竹仁波切目前人在台北,預計本週三在高雄光興街中心講課,若欲知詳細行程,阿寶師兄建議您與黃師兄聯繫,電話:0926334174
歡迎你來中心。
標  題:12月份寧瑪巴白玉塔唐佛學會(高雄中心法訊)
發 表 人:王子麵(rich9452001)
發表時間:2005/12/19 16:11:37







12月份寧瑪巴白玉塔唐佛學會(高雄中心法訊)

本次上課仁波切將講授普賢上師口授.
希望各位師兄把握機會.
上課時間為本週三(12月21日),敬請各位師兄相互通知一下
有課本的師兄請帶課本哦 ! 並請先預習.
上課時間請關閉手機,
不持數念珠咒鬘,
不做筆記,嚴禁私下錄音(錄音由中心統一錄製)


台北中心: 寧瑪巴白玉塔唐佛學會

■傳法上師:秋竹仁波切

■時間:12月21日(星期三)晚上7:30

■開示內容:普賢上師口授-大圓滿龍欽心髓前行引導文
      (上師相應)


(若師兄有書請記得一定帶來中心)

【為避免影響法會進行,請準時入座】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台北道場固定法會】
每星期日 下午2:30 蓮師薈供、煙供(可自備少許供品)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(吉 祥 如 意)


寧瑪巴白玉塔唐佛學會
台北市敦煌路144號6樓
連絡人:林師兄 0920-883356 秋智慧 0935-950256

台中烏金誓苑
台中市河南東四街20號
連絡人:張師兄0918695488 賴師姊0922016467
蔡師兄0920026218(中午11點至下午1點)


高雄烏金喜苑
高雄市左營區光興街177巷50號
連絡人:張師兄0927615611巫師兄07-7156318

末學秋寶合十

標  題:疑問~
發 表 人:上進的人(yueal)
發表時間:2005/12/19 15:34:06






小弟有個問題想請教各位師兄,仁波切他有看過漢地的經書嗎?我知道他會說中文,但不知道他會不會看漢地的經書,還是會跟漢地的學生研討漢地的經書內容而不看的。真想多了解他一些,很吸引人,一個好的上師是可以能直指心性的,如遇這樣的上師縱是衣著破爛,也婉如七寶莊嚴,唯怕縱遇彌勒,反視途狗,這就是會造成遺憾了,如果是的話,我有點覺得生在中國的感覺,也婉若適遇佛出世,蓮師再生,在此先行頂禮,也請仁波切廣轉法輪,和觀音同悲,是否可以多告訴我仁波切的教學風格,跟在台常駐地或廣轉法輪處,讓小弟也可以親領教法,得一二是幸,如佛經說,如遇善知識而不親近,宛若置身於空劫,敢問最近仁波切他有那些教學內容,小弟好想知道,真得有點想去聽他說法,各位師兄可否把他最近教學內容po出來,好讓小弟有幸去領聽,喔~~是台北的喔。


標  題:Re:看了隨師行記後感
發 表 人:乖乖小陳(hero52099)
發表時間:2005/12/19 12:51:14






>※ 引述<上進的人(yueal)>之銘言:
>我很想知道,隨師行記的內容均是真實的嗎?,七處尋心是不是來自楞嚴經的構想?我覺得隨師行記有好多是來自公案跟經裡的情結,我會這樣問,請各位師兄見諒,也許我看的東西太多了,可沒有對仁波切有點不敬之意

尋心應該是一種教法吧,好像密勒日巴還是岡波巴的傳記裡也有這樣的故事,
這個也出現在有些心之本性的教授裡面,(多年以前去別的中心上的)
看來很平常,沒什麼稀奇的,
但是只有在你親身被問到時,那種震憾力才會出現,
嗯....
嗯....
我不要亂講話了~~
標  題:Re:看了隨師行記後感
發 表 人:王子麵(rich9452001)
發表時間:2005/12/19 09:01:43







>※ 引述<上進的人(yueal)>之銘言:
>小弟在18號參加拉吉嫫尊的法會,因為這個本尊我很喜歡,就是這樣粗淺的理由我去參加,信手拿起一本資料袋,就拿來看一看,覺得裡面對話很有寓意跟有趣,內心一直想,約十年前中心的仁波切跟啦嘛帶領我們去參訪過秋竹仁波切,那時是在民權東路(恩主公)的後面,那時給我的感覺他是一位很愛玩的仁波切,之後就沒有聽過跟注意過有關他的事情了,就在小巨蛋時再看到他,今天得到他的拉吉嫫尊的灌頂,是可說是第一次領受他的灌頂,但~覺得他在嬉玩中不失莊重,就是這樣子。
>我很想知道,隨師行記的內容均是真實的嗎?,七處尋心是不是來自楞嚴經的構想?我覺得隨師行記有好多是來自公案跟經裡的情結,我會這樣問,請各位師兄見諒,也許我看的東西太多了,可沒有對仁波切有點不敬之意,因看了這一本隨師行記,勾起我很想多親近這位宛如瑪爾巴的上師。如果均是真實的,我覺得他是一位現在瑪爾巴,舉手投足,均是佛意。暇滿人身難得,善知識明師更難求,了知真實意更加難求,縱得一法,不枉此身。
>
>
內容是真實的!


標  題:Re:就在今晚台北12/17-18秋竹仁波切.黑亥母及瑪吉拉尊施身法
發 表 人:小妖(adsq12342000)
發表時間:2005/12/17 11:55:05







>※ 引述之銘言:
>>※ 引述之銘言:
>>■主法上師:秋竹仁波切
>>■法會時間:2005年12月17日(六)、18日(日)
>>■法會地點:全德佛教藝文中心(台北市光復南路1號B1)
>>■法會內容:
>>12/17(六)下午 2:00 ~ 5:00
>>【敦珠新岩傳】金剛黑亥母施身法.薈供、超薦、供護法
>>12/17(六)晚間 7:00 ~ 9:30
>>【敦珠新岩傳】金剛黑亥母施身法 灌頂
>>
>>12/18(日)下午 2:00 ~ 5:00
>>【達摩大師斷苦法門】瑪吉拉尊佛母施身法.薈供、超薦、供護法
>>12/18(日)晚間 7:00 ~ 9:30
>>【達摩大師斷苦法門】瑪吉拉尊佛母 灌頂
>>
>>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>>
>>◎闔家長生祿位、超薦蓮位1000元
>>
>>.主法:秋竹仁波切
>>.維那:釋迦仁波切
>>.修法喇嘛:30位以上
>>.主辦單位:中華民國寧瑪巴聞思修佛學會(電話:02-2286-8887)
>>

標  題:代貼: 簡說心經的修行層次 (見修行果)之26 秋證
發 表 人:小妖(adsq12342000)
發表時間:2005/12/17 11:54:25







代貼: 簡說心經的修行層次 (見修行果)之26 秋證

無無明亦無無明盡,無老死亦無老死盡。

行者不住於一期生死所緣之無明、行、識、名色、六入、觸、受、愛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之「我人相」,亦不住於住我人相之「神人相」。

佛教認為人由俱生的「一念無明」,產生生命現象;由生命的開展,意識的發生;物質界、思想界的認取;視覺、聽覺、嗅覺、味覺,觸覺、智力,隨色身的萌現而穩定發展;開始有好、壞、喜、惡等覺知和分別,而有取捨;進而擴展成個人生命為中心的小宇宙;產生人我相、法我相,最後隨時空移轉而老死。結束一期生命,然後再開始另一個週期的生命。
這樣輪迴己的生命,很容易給人一種錯覺,以為有一個不變的「主體」或「靈魂」在生命週期中出出入入,有這種觀念就叫作「我人相」。
行者行深般若波羅蜜多,在思議的照見下,不住於無明至老死十二個緣起所生起的「我人相」習氣,我人相習氣自然銷融。
但若行者因此認為有個無明被銷融,乃至老死被銷融。而以為有一個無無明的「光明相」;也有一個不再被老死相所束縛,能自由出入生死的「老死相」。
那就銷融了「我人相」又落入:具足光明,不受老死的「神人相」。而自知。此時仍需進一步,以思議的照見,不住於神人相,將神人相習氣銷融。
五臺山隱峯禪師生前神通具足,有一天他問週遭的僧眾:「大家看過站著死、躺著死、坐著死,有沒有看過倒立著死的?現在就給你們看一看。」,說完真的倒立,衣服還貼著身體下翻,人就死了。荼毘時眾僧對遺體推拉而倒下。隱峯禪師有一個出家的妹妹,就過來摸著遺體說:「老兄疇昔不循律法,死更熒惑於人。」,說完一推,遺體順勢而倒。隱峯禪師能自由於生死,但仍有「神人相」習氣,經他那高明的妹妹一點破,就脫縛而去。


標  題:代貼: 簡說心經的修行層次 (見修行果)之25 秋證
發 表 人:小妖(adsq12342000)
發表時間:2005/12/17 11:37:04






代貼: 簡說心經的修行層次 (見修行果)之25 秋證

無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無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。無眼界,乃至無意識界。

行者在思議照見下,不住於以六根、六塵、六識為「我所」的「法我相」。

行者色身的眼根、耳根、鼻根、舌根、身根、意根(類同腦神經);接觸外境的物質色塵、音響聲塵、香臭香塵、滋味味塵、摩接觸塵、意境法塵,是形成覺受的十二個條件,稱之為十二處。加上能覺知分別的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、意識,是形成認知的十八個條件,稱之為十八界。
十二處是身心能覺受;十八界是身心能認知「個人生命為中心的小宇宙」的基本條件,是五蘊我的延伸。
語言中所說的「我的…」;哲學中「自我」的行為對向,或認知的對向,統稱為「我所」。指的是法界中,「人我」以十二處和十八界,所能觸及的範圍。這個範圍是「人我相」的延伸,又稱為「法我相」。
行者行深般若波羅蜜多,在思議的照見下,不住於十二處,不住於十八界:六根、六塵、六識。「法我相」習氣自然銷融。禪宗六祖所謂: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。所指的就是這種境界。



標  題:代貼: 簡說心經的修行層次 (見修行果)之24 秋證
發 表 人:小妖(adsq12342000)
發表時間:2005/12/17 11:35:59






代貼: 簡說心經的修行層次 (見修行果)之24 秋證

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增不減

於「無住」的照見下,行者行於生滅,廣大無礙覺性中;行於垢不淨,無分別無相覺性中;行於增減,無取無捨覺性中。

行者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不住於輪迴湼槃諸法,所以不住於諸法之生滅相,不隨生滅法流轉,而行於廣大無礙的「空性覺性」中;稱之為動搖的「覺空雙融」。
行者對身心內外各種境界,不住於染相、淨相,而行於無分別取相之無相覺性中;稱之為無相的「明空雙融」。
在此思議的照見下,對宛然存在的境界,住於好惡,不喜取、厭捨,而行於無攀緣、造作之無願覺性中;稱之為無願的「現空雙融」。
因覺空雙融,明空雙融,現空雙融;所以行者能以「無作者、無作事、無受者」三輪體空修行,趣入「空、無相、無願」的三解脫門。

是故空中無色,無受、想、行、識。

所以行者任運於空性中,住於以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為我的「人我相」中。

行者任運於空性中,在思議照見下,住於以有色身為我、以能覺受為我、以會想像為我、以有欲望為我、以能思慮為我的「五蘊我相」,五蘊我相又稱「人我相」。在這種思議的照見下,五蘊人我相習氣自然銷融。
禪宗六祖所謂: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台。所指的就是這個境界


標  題:代貼: 簡說心經的修行層次 (見修行果)之23 秋證
發 表 人:小妖(adsq12342000)
發表時間:2005/12/17 11:50:07






代貼: 簡說心經的修行層次 (見修行果)之23 秋證

舍利子:是諸法空相。

舍利弗:世間法和出世間法,都是空性心自顯現的明相,也是空相。

心經這句話如果以字面解釋,會被說成「諸法無自性,只有空相」。這種說法完全出自思維及推理,以緣生無自性空來理解,只能解釋世間有為法,及於離緣生的出世間無為法。與觀照般若毫不相干。
要體解心經,從這句話開始,行者必須完全站在觀照般若的角度,來體會心經經文中的不思議境界。
世間法和出世間法,都是空性心自顯現的明相。這裏以觀照般若把「空相」解釋成:空性心自顯現的世間法和出世間法明相,也是空相。所謂的「明相」;包含了世間法「五蘊明相」和出世間法「空性心當體明相」;在不思議無住明空雙融照見下,明相也是「空相」。
此處能依文解意,捨棄世間法五蘊明相,狹義地立足於空性心這一邊,單取出世間法空性心當體的「空相」,而是照見世間法及出世間法,皆為「明相」也是「空相」。能膚淺地解釋為「空無」,將其曲解成諸法空無所有,或諸法是沒有自性的空相。

標  題:代貼: 簡說心經的修行層次 (見修行果)之22 秋證
發 表 人:小妖(adsq12342000)
發表時間:2005/12/15 22:30:53







代貼: 簡說心經的修行層次 (見修行果)之22 秋證

行者行深般若波羅蜜多,照見自己累生習氣,不住於習氣,而習氣自然銷融。以此行持,到達某一個程度,必然會遇到厚重的習氣而產生瓶頸,如果能精進用功而突破這個瓶頸,行者將進入另一迥然不同的新境界,這種情況稱之為「證果」。
由行持銷融習氣而證果,進入另一種境界;整個過程是種「無止境的自我突破」,因為是無止境的突破,所以沒有終究境界的「湼槃果」可得。
心經自:舍利子:是諸法空相…能除一切苦,真實不虛。一路都在說明行者如何藉由明空雙融的行持,由內而外,由小而大,逐步銷融「人我相」、「法我相」、「我人相」、「神人相」、「眾生相」、「無眾生相」、「壽者相」、「無壽者相」,各種習氣。
習氣銷融時,行者會有逐漸解脫的覺受,此時才算真正由習氣出離,昇起「大出離心」。初機行者以未解脫的凡夫心,發願自習氣纏縛中解脫,稱之為「願出離心」。
行者發大出離心時,對仍被厚重習氣纏縛的眾生,油然昇起以自己體證的般若智慧,助其解脫的願力。行者愈行精進,般若智慧愈加增長,解脫覺受愈行增強,渡眾生的願力愈加強大,渡眾願力愈大,行者的解脫覺受愈為增強,解脫智慧愈行增進。這種智慧、悲願相互增長的現象,叫作「悲智雙運」或稱「福慧雙修」又叫作「發大菩提心」。初機行者以未解脫的凡夫心,發「自渡渡人」的願心,就稱為「願菩提心」或「世俗菩提心」。
行者發大出離心,發大菩提心,而悲智雙運,福慧雙修,以此趣入金剛不動,精進不休的圓滿報身境界。


標  題:代貼: 簡說心經的修行層次 (見修行果)之21 秋證
發 表 人:小妖(adsq12342000)
發表時間:2005/12/15 22:28:49






代貼: 簡說心經的修行層次 (見修行果)之21 秋證

這裏要把「無住」或「不住」稍作說明:
行者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照見所謂的外境、心境、空性心自顯現當體,全都是空性心自顯現的「明相」;以「心性本空」,所以返照空性心當體的「明相」稱為「空相」。而「五蘊明相」在明空雙融無住的照見當下,也成為「空相」。
行者行深般若波羅蜜多,思議照見之下,不是什麽都沒有,而是什麼都宛然存在。但般若智慧(如來藏空智)的智光,同時照見五蘊明相和空性心當體的空相,不會駐留在任何顯現的「明相」或「空相」上,稱之為「無住」或「住」。
「無住」或「不住」是「觀照般若」所用的術語;有點像「文句般若」中所說的「執著」「分別」「不攀緣」;但觀照般若中的無住或不住,類似一個動作或態勢,「無住」的「無」字是什麼都沒有的「空無」;「不住」的「」字也不是什麼都是而「否定」的意思。
心經中所說的「無」字和「」字。觀照般若以「無住」或「不住」來解釋。如果透過實修,單用凡夫的心識,於字面揣摩文意,面對情境時,心識中會先產生執著、分別、攀緣;然後住於執著、分別、攀緣;再起心動念壓抑執著、分別、攀緣;以為這樣就叫作「無住」或「住」。其實這樣反而是住於執著、分別、攀緣;而且是「堅住」於執著、分別、攀緣。如同一首流行老歌,曲中歌者一直唱﹕「我的心裏只有你,沒有他…」,歌者心中明明只有「他」卻一直要自己相信只有「你」。行者若依文解義,堅住於「無」或「」而修行,就如同唱這首歌的歌者;緊緊壓住自已的心念;以致全身僵直,情緒緊繃,遲早會把自己弄成痴呆或因而瘋狂。

標  題: 代貼:簡說心經的行持和果地 下半部 新發表 秋證
發 表 人:小妖(adsq12342000)
發表時間:2005/12/15 22:08:46






簡說心經的行持和果地下半部 新發表 秋證

代貼: 簡說心經的修行層次 (見修行果)之20 秋證

(*****心經的行與果部分*****)

心經是般若經典的修行精要。前半部心經: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…受、想、行、識、亦復如是。經義所揭示的,是修行過程「見、修、行、果」四個階段的前兩個過程:「見地與修道」。
所謂「見地」是以論理方式,說明修行的最高境界;「修道」則是以「見地」為基礎而建立的修行大綱。見地為為理論基礎的確立,修道為理論基礎的開展。
修行的後兩個過程:「行、果」;行是「行持」,果為「果地」「或證果」。「行持」為修行者(以下簡稱「行者」)依「見地」、「修道」而執行的「操作過程」。「證果」則為行持的過程中所經歷和需要突破的「某種境界」。由這樣的定義,行者才會有「行持無盡,證果是境」的體認,而不會抓著一個「實存的正道,終究的果位」來困住自己。
什麼是心經所說的「行持」?行持可略分三個層次說;行者以止觀雙運所生的般若智慧和以觀照的功夫,將當下一切事物、境界都照見為空性心的自顯現;照見當下,以相對的境界、事物而言,稱之為「現空雙運」。以相對的自身五蘊而言,稱之為「明空雙運」。對恆在定中的聖者而言,稱之為「覺空雙運」。
所謂現空、明空、和覺空雙運,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「無所住」;簡稱「無住」或「住」的思議照見下,成了「現空雙融」、「明空雙融」、以及「覺空雙融」。


標  題:代貼:簡說心經的修行層次 (見修行果)之19 上半部終 秋證
發 表 人:小妖(adsq12342000)
發表時間:2005/12/15 22:06:45







代貼:簡說心經的修行層次 (見修行果)之19 秋證

心經所揭示的修行,有四個層次。修行人依個人的個性和天份,不一定由那一個層次開始修行,也不一定會一層一層按步就班進階。
重要的是知道理論後,立刻依止上師,著手修行。以止觀雙運,圓滿體證本覺,進入「大圓滿覺」境界。或如同禪宗;「以師徒相%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m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